農業部部長韓長賦
今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農業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潘顯政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關于農村宅基地的問題,韓長賦在記者會上強調,宅基地是屬于農村集體所有的,只有具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才能依法依規取得本集體經濟組織宅基地的使用權,這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特有的權利,而且原則上是一戶一宅。所以,城里人到農村買宅基地,現行法規政策是不允許的。
以下為記者會文字實錄:
記者:我有一個關于農村宅基地的問題?,F在有很多城里人也很向往農村的田園生活,也想到農村購買一塊宅基地,但他們心里存在著疑惑,政策上允不允許這么做,韓部長您能不能給我們詳細解釋一下農村宅基地將怎樣進行改革?謝謝。
韓長賦:你提的問題也是一個大家都很關注的熱點問題,特別是很多城里人關注的問題。時間關系,我想用三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城里人到農村買宅基地蓋房子政策上是不允許的。為什么?因為宅基地是屬于農村集體所有的,只有具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才能依法依規取得本集體經濟組織宅基地的使用權,這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特有的權利,而且原則上是一戶一宅。所以,城里人到農村買宅基地,現行法規政策是不允許的。如果城里人買了宅基地,在上面蓋一個別墅或者搞個私人會所,那更是不允許的。這是我們國家法律規定的,宅基地的所有權是集體的,資格權只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才有。
第二,閑置的農房確實是一筆寶貴的資源。方才你也講到,現在農村有很多閑置農房,有些是舉家進城,有些是常年在外面打工,所以農村現在有不少地區出現了“空心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就是農房閑置,只有過春節了才回來住一段時間。閑置農房放在那里,任其破敗,這是一個很大的浪費。與此同時,很多城里人到農村創業發展,對利用閑置農房有需求。所以說,如果能把閑置農房利用好,既可以給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又能夠給到農村創業的人員提供創業場所,這個問題確實值得研究。
第三,宅基地“三權分置”是一個方向,或者是一個路子。我國的農村承包地已經實現了“三權分置”,就是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三權分置”,這個路子也可以借鑒引用到宅基地以及閑置房的使用上。所以,今年一號文件提出來要完善農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實際上就是講的這件事。就是在堅持宅基地所有權屬于農民集體、資格權屬于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基礎上,適度放活宅基地的使用權。通過多種方式,使閑置的農房能夠更好的利用起來。比如說,提供創業場所,有的地方發展鄉村旅游農家樂這種業態,這個方面這幾年中央已經部署了在33個縣市區開展試點,積累了一些經驗,會在總結的基礎上逐步加以復制和推廣。因為這個事情是重大政策,所以要考慮周全,要依法依規,要尊重農民意愿。不知道這樣的回答你滿不滿意。
韓長賦:農村將來會成為城里人向往的地方
經濟日報記者: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后,社會各界反響熱烈,我們到農村采訪發現廣大農民對此也是滿懷熱切期盼,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又對鄉村振興進行了專門部署,所以想請問韓部長怎樣才能實現鄉村振興?您能不能給我們描繪一下您心目中的鄉村振興是一幅什么樣的圖景?
韓長賦: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次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又做了專門部署,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農業、農村發展的高度重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而且中央也描繪了一個宏偉的藍圖。我也了解到,這個戰略提出以后社會各界反響強烈,廣大農民更是歡欣鼓舞,可以說這個戰略深得民心。中央提出鄉村振興戰略20個字、5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非常鮮明具體、瞄準了短板。我以為,這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個目標在農村的具體體現。
方才你講到怎么樣來實施這個戰略,落實中央部署,推進鄉村振興,我們也在研究,也在謀劃。最近,我們農業部啟動了“百鄉萬戶”調查,派了120個干部深入到30個省市區、60個村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駐村調查,就是對農村基層,特別是鄉村的實際情況進行全景式調查,包括把農村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社會、基層組織建設等這些情況都摸清楚,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組織提供第一手的材料。
現在各方面都在研究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方略,我也注意到媒體界的報道,還有此前其他新聞會議大家提出的這方面的關注。概括的講,要抓好“三個重大”:一是制定重大規劃。鄉村振興是一個長期的戰略任務,中國農村可以說是千差萬別,我們又處在千年未有之變局,所以需要有科學的規劃來指引,這方面中央有關部門正在編制規劃,由發改委牽頭,農業部和其他一些部門參與??偟目紤]是,按照“五位一體”的要求,從產業發展、鄉村布局、土地利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進行謀劃,畫好一張藍圖,并且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
二是出臺重大政策。鄉村振興體現中央一個重要的指導思想就是補短板,鄉村發展還是薄弱環節,所以需要有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包括要貫徹“以城帶鄉、以工哺農”的方針。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提出來要做到“四個優先”,就是要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公共財政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圍繞這些指導思想和總的要求,我們要研究和出臺相關的政策,推動體制機制創新,來增強農村的發展活力。
三是要實施重大行動。要貫徹以農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鄉村振興要真金白銀的投,也到真刀真槍干??偟膩碚f,堅持問題導向、堅持補短板,目前我們正在謀劃和陸續出臺一些重大行動。比如說要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三年行動,首先要給農民一個清潔、清新的美好家園;再比如說實施產業興村強縣行動,打造一批富民強縣的產業,因為產業興旺、發展生產力是第一位的;再比如要打好三年精準脫貧攻堅戰,首先要解決貧困人口的問題。這三個方面我們都會采取一些具體措施。
方才你說鄉村振興美好的愿景我能不能描繪一下,這個愿景一定是很美好的,要描繪起來可能會時間很長,要是形象的說,可以用“三個讓”來表達:一是要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就是搞農業不僅有干頭,還要有說頭、有看頭、有賺頭,農業將來是這樣的。二是要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一說農民,我們傳統的概念就是臉朝黃土背朝天。今后隨著科技進步,隨著產業發展,農民將是一個有吸引力的職業,我們要讓農民從身份稱謂回歸職業稱謂,將來想當農民不容易。三是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將來農村人不僅可以享受城里人那樣的公共設施、公共服務,而且還擁有優美環境、田園風光。農村將來會成為稀缺資源,會成為城里人向往的地方。當然這要經歷一個過程,但是我堅信這一點。
韓長賦:加快完善補貼、保險等配套機制 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
第一財經記者:我的問題是關于糧食價格。前年玉米價格大幅下跌,國家采取一些措施去庫存、調結構,去年玉米價格開始反彈,對此您怎么看?今年小麥和稻谷的最低收購價格下調,您認為這是否會影響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呢?
韓長賦:你提了一個熱點問題,確實農產品價格特別是糧食價格對于農民收入和積極性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價格也是生產的一個重要的指揮棒??偟膩碇v,糧食收購和價格市場化的改革是個大方向,目的還是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價格來引導生產、調節供求、調控進口。當然,你方才提到的問題也說明價格這方面的改革要很好的謀劃,要兼顧政府、農民兩頭,兼顧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兼顧收購、加工兩個方面,總體是求得一個平衡,保證改革平穩進行。
你方才談到了玉米,2016年國家取消了玉米的臨時收儲政策,通過市場定價、價補分離,建立起玉米價格形成機制和對生產者的補貼制度。玉米收儲政策改革后,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激活了市場,帶動了加工,釋放了庫存,也減少了進口。實踐證明,改革還是一舉多得,也是大勢所趨。近期玉米價格反彈,我們也注意到了,平均來講,比去年增加了一毛錢,有的地方還多一點。玉米價格一反彈,有些地方又想多種玉米了,我建議不要盲目擴種,因為畢竟現在玉米庫存依然很高,國際價格也很便宜,所以不要盲目擴種,尤其是那些非優勢區,種玉米不是很適合的地區,不要走回頭路,因為這兩年我們已經進行了調減,下一步還是要繼續調整結構,多種市場適銷的品種。
你方才講到水稻和小麥價格的問題,現在看水稻供給也有點偏多,小麥的供求基本是平衡的。所以這是一個改革的契機,因此今年國家下調了稻谷和小麥的最低收購價,目的也是想進一步理順價格形成機制,使小麥和稻谷的價格逐步向市場靠攏。
至于說到會不會對農民的積極性或者生產帶來影響,實話實說,會有一些影響,但是不會太大,為什么這么說?從我們掌握的情況看,第一,因為小麥和水稻是口糧,所以各方面還是很重視的。第二,小麥和水稻大都是在基本農田里生產種植的,我們國家近些年進行了高標準農田建設,水稻小麥基本上是旱澇保收,可以做到這一點。農民種小麥和種水稻,在目前的水平下還是有帳可算的,所以也不會調減幅度很大。當然,價格下調會對農民收入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們也注意到農民的反映,所以國家在下調收購價格的同時,也對種糧農民采取直補的方式,適當的補助農民?,F在秈稻和粳稻大概分別下調了1毛到2毛錢,這個下調帶來的收入影響主要由政府和國家來承擔,也是為了保護農民的積極性,下一步我們將引導農民種植優質水稻、種植強筋和弱筋小麥,這是我們的弱項,同時在改革中加快完善補貼、保險等配套機制,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
總體來講,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下一步糧食工作講了一句重要的話,就是穩定和優化糧食生產,這是下一步我們工作的方向,也是需要落實的任務。
韓長賦談推進農業發展由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
中國網記者記者:我注意到,前不久農業部在福建啟動了“農業質量年”活動,提出要加快推進農業發展由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我想了解的是,現在能不能實現這種轉變,實現這種轉變后的農業會是什么樣子?
韓長賦:確實,2018年開年,農業部開的第一個會就是在福建召開的提升農業發展質量的會。我們在福建會上提出來今年是“農業質量年”。當然抓質量不止是今年,今年有一個更好的起點。我們在會上提出農業由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這確實是我們一個重要的指導思想的轉變。俗話說,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們國家農業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農業有了更快的發展,我們的糧食生產能力,我們的農業現代化水平,我們的農民收入水平,我們的農業結構調整等,這些方面可以說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跟改革開放之初相比,甚至跟本世紀初相比,可以說不可同日而語。過去我們是8億人吃不飽,現在是14億人吃不完。當然對我們國家來說,這是個了不起的事情。
過去我們為了解決溫飽,千方百計提高產量,所以就發生了開荒擴種、圍湖造田這些事情,那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都是為了解決數量夠不夠的問題。這些年,經過不懈的努力,我們成就巨大,數量不是當前的主要問題了,農業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我們重點是解決質量好不好的問題?,F在,我們有之前的發展和積累,完全有條件實現這種發展導向的轉變。所以我們提出來要實現這一轉變,這也是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講話中提出來的,要大力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
因此,我們提出了“三個轉變”:一是加快推進農業政策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包括財政政策,方才財政部在這兒回答了大家的提問,我們也跟財政部一起正在研究建立綠色發展導向的財政補助政策。二是發展方式由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向節約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三是農業科技由追求增產轉向更加注重優質、安全、高效、生態。所以,這是農業發展轉型升級的要求,也是你方才講的轉型升級往哪兒轉、怎么轉的一個內涵。按照這樣的方向和要求,我們國家農業要在現有基礎上提高水平。
概括的講,發展目標和轉型的要求是“六個高”:一是產品質量高。綠色、品牌農產品要增加,要更好滿足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的消費需求。二是產業效益高。使農業投入產出帳更有得算,農業的增值空間更大。三是生產效率高。農業生產更加綠色,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全面提高。四是經營者素質高。新型職業農民要成為農業生產經營的主力軍,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引領力量。五是國際競爭力高。我們的農產品在國際市場要占有一席之地,我國是農業大國,我們的農業貿易要和大國地位相稱。六是農民收入高。鄉村振興最后一句話是生活富裕,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所以,我們要增加新型經營主體的收入,同時也要使小農戶有好的收入。如果我們能夠實現這“六個高”,農業轉型升級,新時代中國農業會是一幅更好的圖景。
韓長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至少有三大意義
中央電視臺記者:我們關心的問題是,黨的十九大提出,在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請問這樣的規定有什么樣的意義?另外有很多農民朋友很擔心土地承包再延長30年,沒有分到地的新增人口怎么辦?另外進城落戶之后這些承包地會不會被收回,面對這些困惑和擔心我們農業部是怎么考慮的?
韓長賦:我認為你提了一個重要話題,我記得習近平總書記在做十九大報告時,當他講到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講到這兒的時候,全場響起了長時間熱烈的掌聲,我覺得這反映了大家對土地制度的關切,也反映了對中央決策的擁護。我認為這是一個充滿政治智慧的重大制度安排,是送給廣大農民的一個政策大禮包。你方才講有什么意義?我想意義很多,至少有這么幾條:第一,這是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的具體體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土地進行了兩輪承包,大家都知道,開始是一個15年,后來延長30年,這次承包講的到期之后下一輪承包再延長30年,將使農村的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在75年,這是體現長久不變的,而且這意味著今后土地集體所有、家庭承包經營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不會改變,也意味著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依法承包集體土地的基本權利不會改變。這給農民吃了“定心丸”。無論是擁有承包地的農戶還是流入承包地的新型經營主體,大家都有了穩定的預期。
第二,這有利于促進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大家都知道,現代農業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適度規模經營。適應土地流轉的需要,中央出臺了承包地“三權分置”的辦法,此前我也寫過文章,解讀過這個政策?,F在又將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實際上實現了土地承包“變”和“不變”的辯證統一,可以說這是農村改革重大的制度創新,既滿足了農民穩定承包權的需要,又滿足了流轉經營權的需要,所以有利于形成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從而發展現代農業。
第三,這個政策安排與第二個百年戰略構想在時間節點上高度契合。新一輪承包期再延長30年,時間上大體是在2050年前后、第二個百年目標實現的時候,屆時我們國家將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那時候國家的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城鄉人口結構,包括城鄉關系、工農關系都會發生更大的變化。再延長30年,既穩定了農民的預期,也為屆時進一步完善政策預留了空間。所以我說這是一個充滿政治智慧的制度安排。這項改革十九大提出來以后,農業部按照中央的部署正在研究制定具體的政策措施,要確保決策落實、政策銜接能夠平穩過渡。
關于你方才提到的兩個問題,也有一些農民關心,比如如何考慮人口增減變化,有些確實二輪承包沒有拿到地,有多種因素,有的是新增人口,有的是當時糧價低,搞農業收入低,然后出去打工了,就沒有參加二輪的延包,這種情況都有。還有你講的如何處置舉家進城落戶農民承包地的問題,農業部也在研究,我們將配合相關部門修訂相關的法律法規,研究具體的政策,指導地方來妥善解決。
關于解決地多地少的問題,總的原則還是堅持承包地大穩定、小調整,尊重農民意愿,在政府的指導下通過村集體民主協商解決,總體上承包地要基本穩定。我想這里特別說一點,解決人地矛盾的問題不能完全依靠無限的細分、均分有限的土地資源,因為中國人多地少,地塊越分越小,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要通過工業化、城市化發展,通過多渠道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包括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來統籌解決這個問題。關于舉家進城落戶農戶的承包地,現有的政策是退與不退尊重其自愿,鼓勵他依法有償的退回村集體。到二輪承包到期的時候,也將會依法和依照農民群眾的集體意見來解決這類問題。
韓長賦:堅守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戰略底線
新華社記者:據我們了解,這兩年我國農業結構調整的力度很大,兩年已經調減玉米面積5000多萬畝,今年又提出要調減水稻面積。請問,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已經不用再生產這么多糧食了?今后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不是就是要壓低糧食的生產呢?
韓長賦:這些年,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供求關系出現了新的變化,階段性的供大于求與有的品種供給不足并存?,F在,我們的糧食庫存處于歷史高位。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按照中央的部署,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像你方才說的,過去兩年我們主要是引導玉米種植的調減,主要是調減“鐮刀彎”地區的玉米種植。所謂“鐮刀彎”地區,準確的說就是非優勢地區,就是這個地方種玉米條件不是很好,具體的說就是東北北部冷涼地區、華北農牧交錯帶、西北干旱地區,還有西南石漠化地區,我們形象比喻為“鐮刀彎”地區,這些地區不是玉米的主產區,生產的玉米品質差一些,而且產量也比較低。這兩年累計調減種植面積5000萬畝,主要增加大豆1900萬畝,雜糧1000萬畝,還有青貯玉米以及糧改飼1000多萬畝,應該說效果是好的,結構是趨向合理的。
現在看,水稻也偏多,特別是東北粳稻出現了庫存積壓。所以,我們要順應市場供求形勢的變化來引導調整。這也是經濟規律。重點是調減資源消耗比較多、非優勢區的水稻生產。當然,這種調整絕不是說我們不需要糧食生產了。我前面也講了,我們有13多億人,糧食安全那是個天大的事。習近平總書記講,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飯碗里主要裝中國糧。這是必須保證的。所以說,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包括適度調減玉米和水稻,絕不是要放棄糧食生產,而是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法減法一起做,在穩定和優化糧食生產的同時,調優產品結構,調精品質結構,調高產業結構,從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促進農業供求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實現平衡。
下一步,既要調整結構,又要保證糧食安全。主要是以下一些考慮:
一是堅定不移地穩產能、??诩Z。根據供求形勢的變化,我們不追求年度產量,過去是幾連增,現在我們不追求連增,但是產能要穩定,產能穩定就是有需求能生產,能供得上。我們講堅守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戰略底線,要實施“兩藏”戰略,即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這次總理在報告中講到2018年還要新建8000萬畝高標準農田,國家的規劃是要建設8-10億畝,還要劃定9億畝的糧食生產功能區,就是讓這些主產區、優勢區保證糧食生產。在科技方面要推進農業機械化,推廣優質高效和綠色生產技術,建立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保護好地方政府抓糧和農戶種糧的積極性。
二是繼續優化糧食生產結構。雖然糧食是特殊商品,但它也是商品,所以也要適應市場的變化來調減生產,特別是調整品種結構。
三是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推進農林牧漁全面發展?,F在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了,主食吃的少了,肉蛋奶消費量上去了,但肉蛋奶也要靠糧食來轉化。我們要大力發展肉類、牛奶、禽蛋、水產、食用菌、蔬菜、水果這些產品來滿足人們更好的需求。
韓長賦:讓農業回歸綠色的本色
農民日報記者:韓部長,您曾經說過農業是給全國人民搞飯,給農村人搞錢,給城里人搞綠,現在看搞飯、搞錢的勢頭都不錯,但是搞綠的問題各方面期待都很大。請問,農業部將采取哪些措施促進農業綠色發展?
韓長賦:謝謝你提的問題,我確實說過這句話,我說我們搞農業是“三搞”,要給全國人搞飯,給農村人搞錢,給城里人搞綠。當然這是形象的說法。我覺得“三搞”都很重要,都不能放松,但是當前農業綠色發展確實很緊迫。習近平總書記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農業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確實是這樣。我們要在農業發展中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生產方式、生產技術、體制機制這些方面都要下功夫創新,讓農業回歸綠色的本色。因為農業本身就是綠色工廠。
現在農業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主持的中央深改小組審議通過的關于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正在采取這樣一些措施:
一是健全綠色發展制度。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合理利用資源的制度,比如說去年中央已經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東北地區開展輪作試點,支持河北地下水漏斗區和湖南的重金屬污染地區的耕地實現休耕,效果都不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來,今年輪作休耕面積達到3000萬畝,一方面要推進面積擴大,使部分耕地能夠休養生息。另一方面要建設制度,形成輪作休耕的一些制度。
二是強化綠色科技支撐。過去我們科技研發重點是圍繞增產,今后要調整科技創新的重點和方向,大力支持節本增效、優質安全、綠色環保技術的開發,目的是適應綠色發展要求。
三是實施一批綠色發展重大行動。我們現在正在實施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就是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東北地區秸稈處理、農膜回收,還有以長江為重點的水生生物保護等行動。同時,農業部會同有關部門在全國已經先期認定了40個市縣作為農業綠色發展的先行區,探索經驗,帶動全國農業的綠色發展。我想,這是我們農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