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疾病發生常見的主因與誘因以及防治措施 發布時間:2016-09-05 13:33:26 來源:中牧機械工程 瀏覽量:6394
一、疾病分類
1、病毒性:新城疫、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雞痘、傳染性法氏囊病、馬立克氏病、黃禽病、減蛋綜合癥、腫瘤綜合癥、病毒性關節炎。
2、細菌性:雞白痢、傷寒、副傷寒、禽霍亂、大腸桿菌、傳染性鼻炎、葡萄球菌病。
3、原蟲性:小腸球蟲、盲腸球蟲、住白細胞蟲病、弧菌性肝炎、組織滴蟲病。
4、真菌性:曲霉素病、念珠菌病。
5、支原體:雞霉素形體(敗血)和滑液囊霉形體。
6、寄生蟲:蛔蟲病、絳蟲病、螨蟲病、雞虱病。
7、霉菌及其霉素:黃曲霉素、F-2毒素、嘔吐毒素、赫曲霉毒素、煙曲霉毒素。
8、中毒性:一氧化碳中毒、煤氣中毒、磺胺類藥物中毒、尼卡巴嗪中毒、馬杜拉霉素中毒、喹乙醇中毒、痢菌凈中毒、食鹽中毒等。
9、營養性:維生素、微量元素、鈣、磷缺乏或比例不協調。
10、代謝性:痛風病、脂肪肝、腹水綜合癥。
二、疾病發生常見的主因與誘因
1、病原微生物引發的可分為病毒類、細菌類、支原體、原蟲、寄生蟲類以及霉菌、真菌類。
2、營養代謝障礙引發的??煞譃椋壕S生素、氨基酸、膽堿、微量元素、礦物質等,含量不足、效價不高、比例不協調或者缺乏。以及日糧中可消化蛋白能量不平衡。
3、管理失誤引發的??煞譃椋悍秩翰患皶r飼養密度過高,清糞、通風不及時,舍內有害氣體大量集聚而氧氣不足;不對癥下藥,亂用藥物,因藥物性中毒,導致雞體肝臟、腎臟、肺臟、心臟功能下降或衰竭。防疫工作不完善,雞群自身免疫屏障漏洞。
4、理念型失誤:只注重產品的表面價格,而忽視產品的內在品質、價值。大宗原料、核心料質量不能滿足雞群生長、生產需求,不僅影響雞群生長、生產潛能的發揮,而且影響整體養殖效益。
5、硬件設施投入不足:育雛、育成面積不足,通風、保溫設施差。
6、員工有關:員工生產技能、素質不高。體現在規章制度的建立、實施沒有與員工的學習、生產技能的提高并舉。
三、防治措施
1、加強管理。做好雞群飲食衛生、防疫、消毒。
2、做好生產記錄和觀察記錄,并分析比較變動情況。如針對近期集群采食、飲水、產蛋(蛋重、產蛋率、蛋殼的硬度、顏色)、糞便(形狀、顏色)變化,以及雞群休息狀態下(熄燈后)有無異常呼吸道聲音及變化的情況。
3、發育異常,比如育雛、育成雞群飲食量下降或5-7天內不增加;產蛋雞、蛋殼質量突然下降,產蛋率、蛋重下滑,在無明顯應激(更改日糧配方、做防疫、飲水器堵塞、光照異常、氣候反常)查無管理上失誤,即提示雞群遭受病原微生物侵擾。
4、查找原因:因病情復雜,由單一病原體致病 大的概率低,通常是不同種類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多見;隨著防疫普及,由單一病原體導致具有典型臨床病變病例少見,取而代之的是由多種病原體或者變異病體混合感染導致臨床病變不典型病例多見,處理難度大。建議:邀請有經驗技術人員現場診治或送化驗室診斷,盡早排除病因,使雞群快速康復。
5、正確處理:免疫效果的監測、消毒、藥物的預防、治療必須與調整日糧營養、加強日常管理、改善雞群所處的內部環境并重。
本文版權屬于溧陽市中牧飼料機械有限公司,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radbham.com/faq/224.html